- 服务热线:0755-86665401
-
- EN
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,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越来越高,流致结构振动与气动变形问题广泛存在于汽车工业中,成为影响汽车经济性、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问题。
汽车风洞试验通过模拟汽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变形细节,了解车身刚度和抗风变形能力,有助于分析汽车的运动性能。测量车身变形对于改进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车内噪音控制、引擎盖受力情况分析、车门受风变形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。尤其是减少车身重量使用的新型材料,验证能否满足设计需求。
新拓三维自主研发的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,其核心技术是数字图像关联和跟踪(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),采用跟踪和图像配准技术,对图像变化进行准确的 2D 和 3D 测量,常用于测量多点振动以及全场位移和应变,能够准确地测量汽车部件在风洞加载条件下的瞬时三坐标变化,可实现无接触式测量车门、柱梁、机舱盖等位置因气动力作用下的动态变形量,单个标记点可以代替三个方向的位移传感器,测量结果可视化,帮助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车身的变形与运动特性。
传统测试方式的局限
在高速行驶状态下,汽车表面承受着巨大的气动载荷,微小的结构变形不仅影响气动性能、风噪水平,更关乎车辆操控稳定性与安全边界。风洞实验是模拟这一严苛环境的核心手段,然而传统接触式测量手段却有着诸多局限性:
1、离散采样陷阱
应变片/位移计覆盖不足且需要复杂的布线,易导致关键变形区域漏检
2、动态响应局限
接触式传感器难以捕捉高频气动激振;LVDT等位移计在强气流中产生附加风振干扰
3、空间维度缺失
单点仪器仅提供一个方向位移数据,偏转角度分析可能得不到理想的数据
4、数据维度
单点测试数据,无法可视化清晰呈现
DIC技术应用的重要性
数字图像相关(DIC)技术在此场景下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:
汽车风洞试验变形测量
实验采用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,搭配2000万像素高速相机,20帧采样频率,测量汽车在风洞内的变形情况,风速100m/s。
测点部署
通过在汽车表面粘贴标志点,能够准确分析在风洞环境下汽车结构的三坐标变化。
另外,如要消除汽车在风洞中的刚体位移,可利用粘贴在侧边的参考点,消除汽车在风洞中整体的刚性位移,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测试结果。
动态数据采集
风速从0加速至100m/s过程中,DIC系统高速相机以20帧采样频率持续采集图像
基于DIC系统高速相机采集的图像数据,DIC软件经过立体匹配、三维重建,获取标志点的三维坐标。
汽车风洞试验测量数据结果
新拓三维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,可分析三维坐标、三维运动和变形、三维速度、三维加速度、6个自由度(6DoF)测量等,获得高精度、高重复性的测量结果,助力客户深入了解零件的动态变形特征,缩短产品开发周期,提高效率。
1、数据分析
汽车风洞内左前门框 A 柱区域动态变形量测试,主要分析3个测量靶点;为了准备分析在风洞中的变形情况,DIC软件对图像数据抽稀处理,分析整体变形趋势,提高处理效率。
2、位移云图展示
如图所示,DIC软件可以输出XYZ三个方向和空间整体的位移情况,直观显示三个目标靶点的变形量,箭头代表运动方向,长短及颜色代表位移数值大小。
3、总体位移分析
汽车左前门框 A 柱区域三个点的变形趋势一致,上升—保持—上升—保持—下降,位移量数值有所区别。
目标靶点0总位移如下图所示:
目标靶点1总位移如下图所示:
目标靶点2总位移如下图所示:
4、Z向位移差分析
分析车左前门框 A 柱区域在高速气流下呈现微小的向上拱起(Z向正位移)。
以点0为基准,分析点1相对于点0的Z向位移差
以点0为基准,分析点2相对于点0的Z向位移差
以点1为基准,分析点2相对于点0的Z向位移差
通过空气动力学风洞实验室,模拟汽车行驶的运动状态,使用新拓三维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,对车身外结构进行动态变形量,只需要在车身表面目标靶点/散斑,DIC设备按照标准距离摆放,既可开始采集图像进行全场位移测量,整个布置过程简单方便,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成本,为行业内提供了快速、便捷的测试方法。DIC技术适用于各种零件,采用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,快速获得位移和变形信息,结合科学有效的仿真方法,分析动态变形产生的原因,有助于解决流致结构振动与变形等行业问题。
新拓三维为您提供产品咨询,
技术咨询,点击开始聊天吧。
0755-866654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