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服务热线:0755-86665401
-
- EN
芯片翘曲在先进封装中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关注点,芯片各层材料热膨胀系数的不同会导致热变形的失配,从而产生机械应力和翘曲。
在微电子封装领域,热翘曲现象普遍存在于元器件生产及服役的各个环节, 例如芯片生产工艺过程都会引起芯片热翘曲。工作状态下芯片自发热和环境温度的变化,也会引起元件翘曲变形。过大的翘曲将会导致芯片开裂、芯片分层、焊点失效等问题。
在结构热翘曲的实验观测中,重点是测量由于热翘曲引起的离面位移。新拓三维XTDIC-MICRO三维显微应变测量系统,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结合体式显微镜,可用于测量承受施加载荷、不同温度下的芯片试样表面变形、应变和翘曲。通过使用体式显微镜,以及用于复杂失真校正的软件,可获得高放大倍率测量,适用于测量芯片Z方向位移以及翘曲。
XTDIC-MICRO三维显微应变测量系统自带一键自动标定功能,可对图像失真进行校正,避免与传统参数失真模型相关的问题。该标定方法通过计算立体显微镜的非参数畸变场,可完全消除测量中的形貌和应变偏差。
传统测量方案的局限性
显微DIC技术热翘曲测量方案
芯片翘曲测量,对于样品及镜头的紧密性要求较高,高温环境下测量时易灼伤镜头。新拓三维XTDIC-MICRO三维显微应变测量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测量,且测量速度快,不受此限制,适用于热翘曲过程的实时观测。
为了实现热翘曲的有效观测,基于显微DIC 技术搭建芯片热翘曲测量平台,开展典型叠层结构热翘曲测试,实现多层板在升温过程中热翘曲的实时观测。
芯片表面制作耐高温散斑
不同温度下芯片加热测试
热翘曲实验采用新拓三维XTDIC-MICRO显微应变测量系统及温度控制器(温控±0.1°C),制冷控制器, 光学冷热台面配备了绝热罩及观察窗,以降低空气流动对样品造成的扰动。
在实验过程中, 参照炉温曲线,设定合适的加热台温度控制程序,测试温度组分为三组:
采用DIC软件分析计算芯片在每个温度下的翘曲情况;输出每个温度点的翘曲云图、曲线图和应变数据。
下图为芯片在温度30°C加热到180°过程中,分析芯片表面的离面位移得到翘曲分布,可分析全视场2D位移场及应变场,对角线Z位移变化,最大翘曲的测量结果为6um。
下图为芯片在温度200°C加热到245°再降低到200°过程中,分析芯片表面的离面位移得到翘曲分布,可分析全视场2D位移场及应变场,对角线Z位移变化,最大翘曲的测量结果为8um。
新拓三维为您提供产品咨询,
技术咨询,点击开始聊天吧。
0755-866654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