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服务热线:0755-86665401
-
- EN
7月18日~21日,新拓三维与新老客户朋友聚于星城长沙,共同见证中国力学大会-2025的学术交流盛况与丰硕成果。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联合国防科技大学、湖南大学、中南大学共同主办与承办。本次大会盛况空前,院士专家云集,参会人数近5000名,涵盖力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、科研人员、高校师生,以及力学实验仪器设备一线技术人员。本次大会主会场院士们特邀报告璀璨,分会场学术专题报告群星闪耀,聚焦力学前沿应用,展示力学研究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创新成果。
新拓三维专注于DIC技术研发应用10多年,致力于图像算法软件的研发,坚持自主研发,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,是国产DIC技术开拓者,并且每年持续迭代更新DIC软件和扩充硬件性能。公司系列DIC应变测量系统,能够实现物体三维形貌与应变的快速、简便、高效测量,突破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,支持高温/高速测量、振动/疲劳裂纹测量分析和立体显微测量等功能。目前DIC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知名高校、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研发部门,还走出国门,销往韩国、日本、英国、美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。
本次参展产品“XTDIC系列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”是由新拓三维自主研发,XTDIC系统采用光学非接触式测量,避免对材料表面物理干扰,具有亚像素级精度,可捕捉微小变形;覆盖静态到高速动态测试,精准解析非线性变形行为;它适用于各种测试环境,不受试样温度限制;DIC软件集成三维坐标、应变、位移、振动、疲劳裂纹等多种分析功能;支持与各类主流试验机联机使用;灵活扩展,适应不同尺寸、材料和形状的测试需求。
在材料力学行为研究中,传统接触式应变测量方法(如应变片)存在布点局限、易受干扰、无法全域测量等固有短板,尤其在复杂工况下力不从心。新拓三维XTDIC系列三维应变测量系统成为破解这些痛点的完美方案。新拓DIC技术在材料力学测试领域展现出强大而灵活的适用性,为各类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。
接下来,为大家介绍DIC技术在关键材料力学测试中的典型应用:
▶ 高温双向拉伸试验
解决痛点:DIC技术非接触特性,使其适配高温炉环境;精准测量材料在热力耦合状态下的双向真实应力-应变关系;揭示高温下材料的不均匀变形行为、蠕变、动态回复等现象。
案例应用:某铝合金试件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双拉试验,DIC技术成功捕捉高温下材料变形力学特性,试件的变形趋势与有限元模拟一致。
▶ 三点/四点弯曲试验
解决痛点:全场测量梁/板试样的挠度曲线、中性层偏移、弯曲应变梯度场;精准定位最大应变点及可能的开裂起始位置;评估层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或脆性材料的断裂行为。
案例应用:某复合材料层合梁三点弯测试中,DIC技术清晰呈现弯曲过程中不同铺层间的应变不协调现象,以及分层萌生、断裂的精确位置和时间点。
▶ 霍普金森杆试验 (高应变率)
解决痛点:DIC技术同步高速相机,精准记录霍普金森杆(SHPB)冲击波传播过程及试样瞬态动态变形响应;全场获取高应变率(10²~10⁵ s⁻¹)下的位移/应变场、裂纹萌生扩展形态。
案例应用:对圆柱试样曲面进行SHPB撞击测试,DIC技术同步高速相机系统,揭示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复杂应变局域化与失效机制,整体试验数据可追溯,并可以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。
▶ 疲劳裂纹扩展试验
解决痛点: 实时、原位、非接触跟踪测量裂纹尖端位置、裂纹长度(a)及张开位移(CTOD);观测裂纹尖端塑性区形态尺寸变化;结合断裂力学理论(如J积分、CTOD准则),为材料韧性评估提供精准的a-N曲线数据。
案例应用:某金属结构的疲劳裂纹扩展测试中,DIC技术基于裂纹张开位移(COD)监测,精准计算裂纹部位的张开位移,分析原始裂纹部位张开位移(COD值),适用于各种复杂结构和材料的裂纹研究与工程应用。
裂纹最大主应变
裂纹位移云图
▶ 大视场框架结构振动试验
解决痛点:全域测量结构在激励下的实时振动位移场、应变场;识别振动频率、振型;定位振动热点及薄弱环节;评估结构在服役状态下的真实动态响应。
案例应用:某大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,在模拟强震振动频率激励下,DIC大视场技术全场捕捉三维位移场和应变场,关键连接部位的最大应变区域,为优化减振设计与结构强度提供了精准“热力图”。
作为国产DIC技术开拓者,3D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知名品牌,新拓三维在力学测量中已有十多年丰富项目应用经验,产品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、土木工程、核电、航空航天、汽车、轨道交通及电子电器等领域。此次会议上,新拓三维与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技术,交流最新科研成果。未来新拓三维将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实力,为我国材料科研与实验力学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新拓三维为您提供产品咨询,
技术咨询,点击开始聊天吧。
0755-86665401